简介#

  • 本节贡献者: 姚家园(作者)、田冬冬(作者)

  • 最近更新日期: 2021-10-28

  • 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地球的固体部分(固体地球)、地球表面上下的水(水圈)、生态系统(生物圈)、大气层(大气圈) 以及地球至太阳的行星际空间。使用物理方法研究地球的学科称为地球物理学, 而固体地球物理学则是其中研究固体地球的分支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 如遥感、GPS、重力、电磁、地震波、地热等,不同方法代表了不同专业方向。 因此,从整个地球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地震学只是一个 很窄的专业方向,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本章将介绍地震学的基础入门知识。

地震学是什么?#

Keiiti Aki 和 Paul G. Richards 编写的经典地震学教材《Quantitative Seismology》(第二版)1 对地震学的定义如下:

Seism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the Earth. Quantitative seismology is based on data called seismograms, which are recordings of the vibrations, which in turn may be caused artificially by man-made explosions, or caused naturally by earthquakes and volcanic eruptions.

地震学是研究地球机械振动的科学。定量地震学基于记录着这些振动的观测资料,即地震图。 这些振动可能是由人工爆炸等人为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造成的。

地震学是研究地球机械振动的科学。产生这些振动的源可能是地震、火山喷发、海浪、台风或飓风、 人工爆炸、交通活动等,一般称为震源(seismic source), 也常被称为地震事件(seismic event)或事件(event)。 震源激发的地球机械振动以地震波(seismic wave)的形式 在地球内部传播,并被布设在地表或地下的地震仪(seismograph)记录下来。 地震仪加上一些辅助设备则构成了地震台站(seismic station)或台站(station)。 地震仪记录的地球机械振动称为地震图(seismogram)。 地震图包含了具有不同特征的地震震相,是地震学的主要研究工具。

地震激发的地震波路径和波形

Fig. 2 1994 年 1 月 17 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Northridge 地震激发的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观测波形。 引自 Exploring the Earth Using Seismology#

1994 年 1 月 17 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Northridge 附近发生了 6.7 级地震, 其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将近 20 亿千克高爆炸药。该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经过地球内部传播后, 被世界各地的地震台站记录到。上图左侧展示了不同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右侧展示了地震波到达 地表后,全球台站记录到的地表振动,即地震图。

因此,地震图携带了震源和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地震学家正是通过分析地震图来研究产生这些振动的 震源以及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公里,现在很难直接观测地球内部, 历史上最深的钻探深度也不过只有十多公里。因此,地震学是目前人类探测地球深部结构的主要手段, 许多重大的地球内部发现都是地震学首先研究报道的。

地震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包括震源和地震波理论两个部分。前者主要关于震源和地震波的激发, 后者主要关于地震波如何在地下传播。地震学理论背后的大部分物理知识不过是牛顿第二定律 \(F=ma\), 当然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促使了地震学家利用复杂的数学技巧以及高性能计算机。一般而言,地震学 是观测驱动的学科,仪器和数据可用性的改进常常会导致地震学理论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重大突破。

地震学早期大事记#

地震学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从二十世纪初才逐渐开始定量化的研究。

在早期,地震波理论的发展领先地震学观测:

  • 1660 年,Robert Hooke 提出了著名的胡克定律(Hooke’s law),指出 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 \(F\) 和弹簧的长度变化 \(x\) 成正比,即 \(F=kx\),其中 \(k\) 是弹性系数

  • 1687 年,Isaac Newton 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即 \(F=ma\)

  • 1821 年,Claude-Louis Navier 和 George Stokes 提出了弹性介质的一般性平衡方程 和运动方程

  • 1830 年,Siméon Poisson 提出弹性介质内部存在两种以不同速度传播的波,即横波和纵波

  • 1885 年,Lord Rayleigh 预测弹性介质中存在沿着固体表面传播的面波,即 Rayleigh 面波 6

  • 1911 年,Augustus Love 指出在速度随深度变化的弹性介质中存在另一种沿着固体表面传播的面波,即 Love 波

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地震学观测技术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地震学的发展。 以下介绍地震学观测技术的早期进展:

  • 1875 年,Filippo Cecchi 制作了第一个带时间记录的地震仪。随后,地震仪器不断改善和发展

  • 1889 年,E. Von Rebeur-Paschwitz 报告了在德国波兹坦记录到的日本地震的波形。这是 人类第一个远震记录波形 7

  • 1898 年,E. Wiechert 研究了第一台有粘滞阻尼的地震计,可提供在整个地震持续时间内 有用的记录

  • 20 世纪初,B. B. Galitzen 制作了第一台电磁地震仪。现代地震仪均是电磁地震仪, 相比于早期的纯力学设计的仪器,其有很多优势

  • 1961 年,全球标准化地震台网(world-wide standardized seismograph network,WWSSN)建立

  • 1969 年至 1972 年间,阿波罗登月计划陆续在月球上布设了一些月震仪以监测月震和研究月球结构

  •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计算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地震学研究。1976 年开始,地震学 观测资料开始以数字形式存储和获取

  • 20 世纪 80 和 90 年代,全球台站空白区域新增加了地震台,全球许多地震台升级为宽频带地震仪。 地震仪的改进与观测资料的长期积累使得地震学得以快速发展

随着观测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地震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

  • 1911 年,Harry Reid 在调查 1906 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时发现圣安德列斯断层产生水平移动, 并提出“弹性回跳假说”以解释地震成因

  • 1928 年,Kiyoo Wadati 发现了深度大于 300 km 的地震(现在称之为深震)

  • 1935 年,Charles F. Richter 提出了地方震级的概念,用于定量描述地震的大小

  • 1967-1969 年,全球地震活动性进一步支持了 Alfred L. Wegener 于 1912 年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

  • 1977 年,Hiroo Kanamori 提出了矩震级的概念

在地震学理论和观测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地球内部结构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 1906 年,Richard Oldham 报道地球存在地核 5

  • 1909 年,Andrija Mohorovičić 报道地壳和地幔存在速度间断面(现在称为 Moho 面)

  • 1914 年,Beno Gutenberg 报道地幔和液态地核的边界深度为 2900 公里, 非常接近当今的估计值 2889 公里

  • 1936 年,Inge Lehmann 发现固态内核(之前认为地核全是液态的)

  • 1940 年,Harold Jeffreys 和 K. E. Bullen 发表了他们最终版本的地震波走时表, 简称 JB 走时表。该走时表至今仍在使用,并且与当今模型仅差几秒

扩展阅读#

  • A Treatise on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lasticity 4: Augustus Love 在 1892 年出版的经典教材, 详细介绍了弹性理论的发展史

  • History of Seismology: 地震学发展史的海报

  • Ben-Menahem, A. (1995). A concise history of mainstream seismology: Origins, legacy, and perspectives.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85(4), 1202–1225.